你有沒有發現:成年人的絕交,都是靜悄悄的
生命中,有些人註定成為過客
陳奕迅有一首歌陪了我很多年,它的名字叫《最佳損友》。
歌詞的開頭是這樣一句話:
朋友,我當你 一秒 朋友;朋友,我當你一世朋友。
很長一段時間裡,我都不是很理解,這句話的意思。
直到,曾經最好的一位朋友,和我一起唱過許多次這首歌的他,被我遮罩了朋友圈。
01
O N E
前幾天,是我這位朋友的生日,但我沒有為他送上祝福。
原因是,我已經忘記他的生日了。
準確地來說,是在他生日那天沒有想起他的存在。
如果不是因為想到這個選題時,我點開了他的朋友圈,看到他過生日的動態,我也不會想起這件事。
他是我的初中同學,也是我曾經最好的朋友。
我們做過同桌,睡過同一張床,一起逃過學上過網吧,在無人的校道上一起大聲地唱《浮誇》,甚至,我們還喜歡過同一個女生。
後來我每次想起他,都會感慨, 歲月確實是一把殺豬刀,它不止改變容顏,還會抹掉感情。
中學畢業,各散一方。最初,我們相互許諾,每年要見一次面,要多打電話多聊天。
可到後來,我們已經忘記了承諾,也忘記了彼此。
偶爾還會看到他的朋友圈,從此也成為了點贊之交。
直到有一次,看到他在一件事情上,發表了讓我完全無法接受的言論。我才發覺,我們已經成為了兩個世界的人。
那一天,我遮罩了他的朋友圈,我不想看他,他不能看我。
舊知己,終究成了陌路人。
在《最佳損友》的評論區,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:
人生,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。
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,歡樂地前推後擠、相濡以沫;
一旦進入森林,草叢和荊棘擋路,情形就變了,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,尋找各人的方向。
我終於理解了這首歌的開頭——有些人能成為一世的朋友,有些人或許只能陪你一秒鐘。
生命中,有些人註定成為過客。
遮罩,就是成年人的一場體面告別。
不必難過,也不必惋惜,我們從此走在各自的道路上,只需在心底道一聲,一路珍重。
02
T W O
朋友,應該彼此支持,而非相互消耗。
如果繼續下去,產生的只有分歧、糾結、不滿乃至憤怒,不如儘早刪除。
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一種朋友,叫 「有事鐘無豔,無事夏迎春」。
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人。
畢業的時候,我們宿舍四個人都留在了一個城市。我們會在小群裡聊天,交流下彼此的生活和工作,偶爾也會一起出來吃個飯。
但阿北不是。
對於他,我們三個可以說都是毫無保留。
平時沒錢,他會跟我們借;要搬家了,會讓我們去幫忙;失戀了,會找我們出來喝酒。我們沒有一次試過拒絕。
反過來,我們平時的聊天,他很少參與,他在群裡發得最多的,卻是外賣紅包。
約吃飯的時候,他也常常說工作太忙,就沒有來。
來了以後,他也不會認真地聽我們講話,看得最多的是手機。
我們會問他最近的狀態,而他,連我們中有人失戀了,也不會安慰幾句。
我一開始也以為,他只是忙於工作,沒有時間想這麼多。
直到看到他朋友圈裡,和其他朋友、同事出去玩的照片。
看著照片裡他的笑容,我才發覺,他只是把我們三個,排在了最末位。
他是我們的朋友,而我們,只是他的工具。
這樣的朋友,消耗的是我們的時間和精力,也在消耗我們的感情。
慢慢地,我們三個都疏遠了他。
日本一位職業整理顧問近藤麻理惠,寫過一本叫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的書。
書中講述了一個整理物品的法則,叫 「怦然心動法則」。
它的核心是——只選擇那些讓你感受到怦然心動的物品留下,剩下的全都丟掉。
這個法則整理的是物品,實際上,人際關係也一樣。
人的時間是有限的,注意力也是有限的,認識的人越多,消耗也越大。
如果一個人的存在,對你來說是一種消耗,那麼趁早結束,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。
03
T H R E E
與人交往的最高境界,其實古人早有答案。
那就是 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。
我認為,這裡面包含了兩種意思。
一、是朋友之間的交往,是不功利的。為了利益才交的朋友,那叫豬朋狗友。
二、是對朋友要看淡一些。不勉強,不依賴,你來,我開心;你走,我恭送。
正如當年的蘇東坡。
1079年,四十三歲的蘇東坡因「烏台詩案」入獄一百三十天;出獄後,一州之長被貶成了黃州團練副使,且是不得簽署公事的閒職。
這一件事中,蘇東坡不少昔日好友,都袖手旁觀,甚至落井下石。
沈括就是其中一人。曾是同事的他們,有過一段友好的時光。沈括奉命察訪杭州時,蘇東坡還專門接待了他,還贈他以詩文。
沒想到的是,沈括卻在這份詩文中,揪出了一些「誹謗新政」的句子,呈給了皇帝。
這一動作,間接地導致了「烏台詩案」的發生。
面對朋友的背叛、離棄,一般人早已怒不可遏,蘇東坡卻看得很開。
他沒有挽留,也沒有唾駡,只是默默地遠離。
因為他知道,要走的留不住,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。
在黃州期間,他認識了新的朋友,每日便一同遊山玩水,飲酒唱和。
《赤壁賦》、
遠離了那些「朋友」,他反而寫出了一生中最好的詞、最好的文章。
有人說,黃州,成全了蘇東坡。
我想說,是朋友成全了蘇東坡。無論是離開的,還是留下的。
那些朋友的離去、陷害,沒有讓他變得消沉,只會讓他更加地強大。
蔡康永就說過這樣一段話:
「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,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,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。」
我想,這也是對待朋友最正確的態度。
04
F O U R
遮罩一段不好的關係,是讓你學會珍惜那些好的關係。
因為真正的友情,可以讓你在低谷的時候,也不孤單。
金星說過一段有關辨別真假閨蜜的話,十分有道理:
「真閨蜜,假閨蜜,不在於多親密。只有在你最低谷的時候,才能看到人心。
當你火的時候,她遠遠的靜靜的看著你,絕不往你身上貼;當你落魄的時候,她二話不說,雪中送炭,拔刀相助」。
在現實中,我見過最好的閨蜜,是阿嬌和阿Sa。
2001年5月18日,20歲的阿嬌與18歲的阿Sa組成了Twins組合,到今天已足足19年。
期間,她們一起走上巔峰,也在低谷中共同度過。
2008年的「豔照門」事件,是她們遇上的最大危機。
當時的阿嬌,從「玉女」成為被線民討伐的「欲女」,形象一落千丈。
在記者發佈會上,阿嬌宣佈暫時退出娛樂圈。當時的她,一臉平靜,但事後我們才知道,她是吃了鎮靜劑,才敢走到台前。
這是她人生最黑暗的時刻。
同時,受到事件的影響,Twins組合的命運也危在旦夕。
本來,阿Sa可以選擇單飛,擺脫阿嬌的負面影響,但她沒有選擇這樣做。
她把工作也停了下來,一直陪著阿嬌,還偷偷帶她出國玩,幫她避開粉絲和媒體的目光。
她說 ,「就算全世界都不喜歡你,都會有一個人在你身邊」。
阿嬌記住了這一切,她說過, 「最開心,最榮幸,而且是最感恩的就是可以認識到阿Sa」。
兩年後,Twins重組。她們複出的演唱會上,我有一首歌記憶猶新,那就是《相愛十年》:
「這種不舍不棄,大過天和地,我肯交換去做你」。
她們之間,是心照不宣的理解,也是不離不棄的守護。
我想,這大概就是友情最好的樣子。
05
F I V E
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,朋友都是難得的。
把一些人從人生中刪去,可能是個艱難的決定,但也是明智的選擇。
它不代表遺忘,而是放下。
它意味著對過去的釋懷,不再心懷鬱結,也不再留遺憾。
我們只是認清了現實,有些人註定是生命的過客,只能陪你走一段路。
他們已在我們人生留下了印記,那便足矣。
如今,我們該拿起的,是對眼前人的珍惜。
珍惜那些在你身邊保護你、關心你的人;
珍惜那些平時不見蹤影,你一個電話便隨叫隨到的人;
珍惜那些陪你一路走來,卻從未離開過的人。
放下,會讓你前行的步伐變得輕盈;珍惜,則讓你這一路,不再孤單。